越加两国在各领域已深化发展 外国投资资金达逾 61 亿美元 出口澳洲市场农产品激增 阮富仲总书记与俄总统普京电谈 第十一届市委第28次会议开幕 基于尊重国际法准则捍卫国家海洋海岛主权 降低短期美元汇率投机压力 国会主席接见芬兰议会议长 3个月出口果蔬创汇逾10亿美元 越南坚决驳回所有东海违法要求 陈留光副总理出席德农省规划投资会议 具体化越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係 为越中两国日益紧密商贸往来贡献力量 无现金支付促进数字消费发展 本市与中国陕西省推动商贸等领域合作 向高新技术农业提供逾1万7000亿元优惠贷款 疏导国内外投资基金

堤岸美食話今昔

“食、衣、住、行”是人類生存4大要素,尤其是“食”,每天不論珍饈百味還是青菜白粥,莫論富貴貧窮總離不開“食”。故此,堤城茶樓酒樓並不欠缺,近年更美食滿城,茶樓、酒樓、小食店如雨後春筍到處皆是,業務上的競爭日趨激烈,為吸引食客光臨,除了在色、香、味上各展奇招,老闆的人際關係與社交及服務人員的殷勤待客,是不容忽視的。
愛華2酒樓
愛華2酒樓
上世紀60年代前並沒設有茶樓,只有茶室(茶檯多為海南鄉親經營)為吃早點的客人提供點心、粉麵、咖啡,下午糕點等。至60年代初首家在酒樓加設茶市,並兼有音樂(粵曲)的茶樓是同慶酒樓附設的音樂茶市,是張氏兄弟從香港引進,自此,酒樓與茶市同處一樓。

回溯上世紀第五郡歷史悠久著名的酒樓有:“賽瓊林”(逾百年歷史,已不存在)創辦人陸樹彬,於1969年舉家遷居香港,酒樓承讓給凌氏接辦至1975 年停業,該區域樓房現已全部拆除。

“愛華”於上世紀30年代稱“太湖”創辦人姓梁後改“太白樓”。於1940年由當時華商鄧蔭庭接辦改名“愛華”,“愛華”一直營業至1975年由堤岸旅遊單位接管,至1985年由關燦偉故老先生承投,延後交由其女兒關漪鏇經營至今。

“羊城”位於傘陀街頭段,後改“美麗華”,現已折除。位於周文廉街與陳興道街B段街角的“華山”改“百喜”(由香港明星李琳琳剪綵)後再改“紅寶石”現已拆建新樓。

“大羅天”創辦人黃大,原是一位在路邊賣粉麵的小販,後來進軍飲食業開辦“大羅天”酒樓(設有夜總會),至1975年由國家接管(現暫停業)。

“玉蘭亭”創辦人姓王是福建裔殷商,於1975年舉家移居香港調景嶺。南方解放後歸國營接管(現已停業)。 
堤岸美食話今昔 ảnh 1 玉蘭亭酒樓早已停業,取代之是另一餐飲業公司。
“同慶”由張氏兄弟創辦,第一間音樂茶市兼營酒店、餐廳(凌波餐廳),已歸國營,張氏兄弟亦已移居外國。

“亞東”創辦人是華人姓陸,該酒樓亦已歸國營管理。還有很多間建於60年代初的酒樓(兼酒店),自國營後有些仍在經營,有些由於承辦者經營虧本已陸續停業。在1975年之前酒樓,酒家之多如星羅棋佈,難以枚舉僅以數間為例。近年飲食業興起如雨後春筍,因此堤岸滿城美食,其競爭更趨熾熱。

一座樓高10層歷時兩年才建竣的歐洲式新建築物,矗立於第五郡的陳興道街B段,人們會被其別緻的歐洲式建築風格及輝煌的氣勢所吸引而注目,這就是建竣的“愛華2大酒樓”,已於最近開張營業。擁有近百年酒樓業輝煌歲月的“愛華大酒樓”,雖經歲月洗禮更替經營者,但“愛華”二字口碑仍不減當年,由關氏承辦後更上層樓,並為堤城美食增添風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