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演變嚴峻,到處爆發,國家為了有效防控疫情,長時間實施社交隔離以抗疫導致一般生活水平中下的家庭都陷入困境中,政府機關及各熱心公司、社團需要攜手供給輔助金及必需品,人們方能慢慢克服困境、渡過難關。值2022壬寅年春節即將來臨,本報於日前發動了歲暮濟貧活動,已得到部分熱心讀者、企業、社團的支持,大家的共襄善舉,希望本市各郡、縣的華人貧困戶都能擁有一個像樣及溫馨的春節。
本報讀者-社會慈善工作組許多年來有幸得到廣大忠誠讀者的愛戴,除了捐贈善款予貧病者治病之外,對於一年一度的歲暮濟貧活動更是慷慨解囊。具體有許福麟、陳琰華、黃鴻駱、張家祖先、曾宅、蘇家、黃家、陳宅、許宅、孔門、劉門、慈慧、仲玲、俊利、昊-欣、劉美芳、全興隆、訊連TL公司、葉俊言、鍾耀華、陳潔雯以及眾多做善事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熱心讀者,包括種福人、有心人、為善樂、福名氏等。在眾多熱心讀者當中,有不少人的生活並不富裕,可是愛心飽滿。問及做善事有何感想,我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其實也不多想,自己的生活夠吃夠喝了,就會想到窮苦到忍饑挨餓的人家,畢竟自己也是過來人,曾饑餓,曾艱苦過,幫助他人是自然而然的事”。
有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婆,更是不辭勞苦,她老人家住在新富郡,之前近乎每個星期都來報社捐款一次,但後來因疫情而減少出門。為了不間斷地幫助他人,老人家對慈善組人員說,先寄下一筆善款,每週固定分給病人及多個孤兒院、老人院等,善款即將罄盡她會安排適合時間出來一趟。看見她騎著那輛“老爺”自行車,我們很是擔心,同時更加敬佩她。我們好奇問:“路途那麼遠,您這麼辛苦,為何不讓子孫接送呢?”老人家用食指放在嘴邊“噓”了一聲。小聲答道:“我不讓家人知道我去做善事,知道的話他們會不高興,更多的是擔心我外出不安全……。”目送老人家推著自行車慢慢離去的背影,我們感動得近乎熱淚盈眶。她的低調,她的簡樸,她的善心真讓人敬佩。有的熱心人士是做生意的,他們表示,能賺到的,應該回饋社會,就像是報答以前得到別人幫助自己的一樣。這就是“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

2022年2月1日正是壬寅年正月初一,在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過年了,我們誠心希望本報的歲暮濟貧活動繼續獲得社會各界的踴躍支持,讓家家戶戶都能充滿喜悅歡樂的氣氛,人人過著歡快輕鬆的傳統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