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加两国在各领域已深化发展 外国投资资金达逾 61 亿美元 出口澳洲市场农产品激增 阮富仲总书记与俄总统普京电谈 第十一届市委第28次会议开幕 基于尊重国际法准则捍卫国家海洋海岛主权 降低短期美元汇率投机压力 国会主席接见芬兰议会议长 3个月出口果蔬创汇逾10亿美元 越南坚决驳回所有东海违法要求 陈留光副总理出席德农省规划投资会议 具体化越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係 为越中两国日益紧密商贸往来贡献力量 无现金支付促进数字消费发展 本市与中国陕西省推动商贸等领域合作 向高新技术农业提供逾1万7000亿元优惠贷款 疏导国内外投资基金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政府副總理黎文成在第十五屆國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議上報告時肯定,將研究且徵求民眾與國會代表對歷史成為新高中課程的必修課的意見。圍繞政府領導、多位國會代表、市人民議會代表的發表講話,專家們就此提出意見。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海陽省國會代表阮氏越娥表示:歷史教育總是必要的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ảnh 1
歷史是選修科目,我擔心學生與社會對這門學科的看法產生不必要的變化。選修一詞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歷史不應該是選修課,因為歷史教育總是必要的。
國會文教委員會的報告也明確地指出,若我國吸取世界的經驗,就會看到許多國家把歷史作為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甚至有些國家曾把歷史作為選修課,但幾年後就成為了必修課,如日本。
我們別以為歷史是小學和初中教育的必修課,高中學生按職業導向學習,故不需要學習歷史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學生進入高中時,是時候塑造他們的個性。高中是學生職業導向和接近成長的階段,所以在這個時候給學生教學歷史不是提供知識的問題,而是更高的價值觀。我認為,教育與培訓部正在偏向教學歷史是提供知識的觀點,而歷史學科的價值在於通過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及品格。
國會代表、市越南祖國陣線委員會主席蘇氏碧珠指出:必須激勵學生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ảnh 2
這是選民迄今關注的問題。政府也很著重新高中課程的歷史科目。政府副總理黎文成強調,政府將研究並徵求民眾和國會代表的意見,將歷史作為高中課程的必修課。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考慮將歷史放在高中教育的哪個位置。
對於觀點方面,人人都希望歷史成為必修課,凡是越南人就要了解越南歷史。然而,須想想對這門學科的強制性是什麼。若強制性是要求學生背熟且記住相關數字和事件,都要深思熟慮。我認為,歷史是高中教育的必修課,教學有一定的節數,讓學生基本了解民族歷史,同時給深造學生安排更多的節數。須革新歷史教學方法以激勵學生,增加其學習興趣。
富壽省國會代表何映鳳表示:改變測驗方式為關鍵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ảnh 3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我發現學生們對歷史科目並不感到厭煩,但目前的測驗方式未能激勵學生,更令學生感到厭煩。疫情爆發時非要線上教學不可,許多教師應用資訊技術講授歷史課很生動。由此看來,關鍵是革新歷史課的測驗方式,千萬別強迫學生背熟歷史相關數字和事件。
同奈省教育與培訓廳副廳長杜輝慶表示:“國民必須了解國家歷史”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ảnh 4
作為國會代表和教育管理幹部,我贊同將歷史作為必修課。原因正如胡伯伯所說的“國民必須了解國家歷史,徹底掌握越南國家的根源”。歷史科目是培養愛國主義、自尊和民族自豪感。在歷史是選修課的情況下,有可能全校乃至全縣都沒有學生學習歷史,屆時會引起輿論紛紛。歷史教師隊伍該怎麼辦,這也是需要答覆的問題。
市人民議會文社處主任高清平指出:歷史應列入必修科目組
歷史知識有助塑造學生人格品格 ảnh 5
我認為,對高一開展2018年普通教育計劃時,應將歷史列入必修科目組,因為歷史因素對培養各級學生的意識和人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有機會學習和深入了解歷史知識時,將對各代前輩留下的歷史價值有全面、正確和完整認識。特別是在目前社會的背景下,資訊技術日益發展,社交網常出現不少虛假資訊,甚至歪曲歷史價值。若學生對歷史知識和理解不正確,就評估及吸收誤差的知識。
然而,為了有效地教學歷史科目並有實際價值,我認為要革新教學方法,通過插圖、影片、沙盤加強直觀,以生動形式來教學,且讓學生參觀博物館、歷史遺跡、對戰鬥意義和歷史事件寫心得、舉辦了解民族歷史的競賽等◆
提議將歷史成為必修課並有適量的知識
國會文教委員會近期報告了2018年普通教育計劃開展情況。其中,國會文教委員會表示,歷史在2018年普通教育計劃中獲確定特別重要的地位,遵循胡志明主席“國民必須了解國家歷史徹底掌握越南國家的根源”的教誨精神。因此,要徵求廣大選民和各階層民眾的意見,將歷史定為2018年普通教育計劃新高中課程的必修課,並有適當的知識量;設計包括歷史知識量(必修部分)與職業導向知識量(甄選部分)。

國會文教委員會也提議教育與培訓部繼續革新歷史科目的教學、測驗考試、教育結果評估方法,同時激發學生對歷史科目的熱愛。
(潘草)

相关阅读